• 加入收藏 丨
  • 丨 联系我们

邓小平结缘大足石刻前后

时间:2023-07-14 17:39:54 来源: 重庆大足石刻旅游网   作者:大足石刻旅游  浏览量:1915

邓小平结缘大足石刻前后

陈先学 

公元1986年1月下旬,是大足自唐代建县以来最神秘、最兴奋,也是最遗憾的日子。为什么呢?而今已过去20多年,伟人已驾鹳归西,历史已可以解密,或许这正是《名人与大足》之树重要的一枝。

(一) 最神秘的“871”

1986年1月下旬(农历乙丑年腊月中旬),离这年1月底还有一周来时间,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,忽然带着省公安厅厅长巫学德等80人到大足,忽然将大足公、检、法、司、武装部等人员的枪支弹药收了起来,统一保管。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、市长肖秧,也带了百人到大足,汇同大足地方干部、公安干警从邮亭到大足实地看线、探路、踩点,还从县城驱车到登云机场检查不安全隐患;中共大足县委、县政府机关,则由县委副书记韦治国当政审组长,对全县干部进行排查、摸底、排除不安全人、事;公安、政法部门则内紧外松全面排除不安全因素……

登云机场的全部飞机严阵以待,从外地调来的专用直升飞机进场待命,而大足宝顶山停开直升机的机坪,也已准备就绪,一切万无一失。

全县党政主要领导和重要干部,全都有不同的分工和各自的位置,省领导、市领导、县领导,互相分工,联动配合;省警卫部队、市公安干警、县卫士、干部等,全部便衣着装,各据自己的位置,他们在从邮亭到宝顶以谷壳铺垫公路防滑的沿途,三步一岗、五步一哨,布百里长龙,摆迎接仪仗长队。

这代号叫“871”的“保卫、接待”工程的主人翁到底是谁啊?

其密级、规格、规模、声势,通皆史无前例!

(二) 最兴奋的1986年1月31日上午

1986年1月31日,小雨夹雪,相当寒冷,但大足人民的心里却烧着火,毛孔里充溢着热血,人们高兴、激动、兴奋不已。这一天,全国人民敬爱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王震的陪同下,到了大足参观考察大足石刻。

上午9时15分,一辆灰白色的旅行车开拢宝顶山圣寿寺,开进了大足九十多万人民的心里。云集在宝顶山迎接的人海涌动着。车门打开,高大的警卫扶着健旺的小平同志迈出车门,不知谁轻喊了一声:“小平,你好!你老人家好!”

邓小平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。这时,人们只见他稳健壮实、神采奕奕,虽然黑发霜染,驳驳斑斑,但却脸膛红润,目光炯炯,身穿花呢子大衣,与高龄睿智的老人无异。下车健步进入大佛湾,手牵一个小孙子,带着另一个小孙子。当孩子挣脱他的手向人群挤去,另一个小孙子也一股劲向前跑时,他微笑着不住地喊:“小子别跑,小心跌倒!”

郭相颖开始导游,在游览宝顶石刻的全过程中,他仰望华严三圣,注目千手观音,环视涅槃胜迹,玩味释迦降生九龙洗沐,纵观地狱经变像,无一不兴趣盎然,连声称好。

参观中,天始终下着毛毛细雨。雨,由小到大,当导游员解说到父母恩重经变相时,随从为他撑开伞,有点妨碍别的参观者视线,他将伞轻轻一推,说“莫挡住他人,我不要紧。”

小平同志的女儿为了让他看得更清楚,不时在他耳边重复着导游的解说词,老人牵孙子的手更紧,脸上荡起深思的笑容,终于忍不住连说:“这是中国的了!这是中国的了!”

小平同志熟悉中外佛教造像,在游览考察中既进行对照,又进行比较,用“这是中国的了”六个字,言简意赅,生动准确地道出了大足石刻从内容到形式都已中国化、世俗化、民族化、民间化了的主要特点,显示出一代伟人深刻的认识分析力和准确的判断定性力。

(三) 最遗憾的匆匆惜别

邓小平同志看完北岩石刻,步履稳健地走过佛缘桥,连登石阶数十梯,走到鲁班龛石岩下,面对寒风,敞开了大衣,回望北岩,将琳琅满目的造像尽收眼底,看了牧牛图和圆觉洞,很快结束了近一个小时的步行参观。

1986年1月31日,上午9时15分,小平同志出现在宝顶山;10时15分,中共大足县委书记邓中文将大足石刻画册送给邓小平,邀请老人家在宝顶或大足县县城稍事休息,但过了不到一刻钟,小平同志却离开宝顶,没进县城,匆匆离开了大足。人们十分希望和他老人家多聚一会儿。可是,他却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人们失望、遗憾、惋惜,依依不舍,至今回忆不已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
原来,问题出在壁山。据说就在邓小平到大足的同一时间里,壁山武警中队发现丢了两支枪。壁山与大足近在咫尺,消息传来,内外警卫一下提高了警惕,就是小平同志想在大足停下看看,中央和省、市的警卫们也不允许。

小平同志离开大足不多时,壁山方向重新传来消息:枪已在水井里找到,丢扔藏匿武器,与小平同志莅足无关,是壁山武警中队要战士转业,战士思想不通,将两支枪和些许弹药扔进了古井里,发现数小时,便找了回去。

(本文摘自新浪博客)